全部
  • 文化
  • (6)

饮酒的感性与理性

饮酒的感性与理性我经常纳闷,古往今来关于“禁酒”、“戒酒”的训诫连绵不断,而嗜酒之风却迄无稍减,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。原因何在?近偶翻尼采《悲剧的诞生》,似略有所悟。尼采将古希腊悲剧归结为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的融合,虽屡遭论家抨击,但将酒神精神指代人类本能和感性倾向,却使我联想到饮酒。喝酒确能使人暂时忘却过分的理性约束,“陶然共忘机”(李白),部分地复归人的本然状态。古今中外,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,所以饮酒千古不废。只是...

  • 44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2025.01.20 09:40

泰山石敢当:一个多元复合的民俗典型

在中国各地包括台湾,有一个奇异的民俗信仰广为流行,那就是“泰山石敢当”。它是指在民居宅院或要道路口,或埋一块石头,或嵌一方石板、青砖,上刻“石敢当”或“泰山石敢当”字样,以保佑平安,禁压不祥。在海外华人聚居之地,也可见到这一信仰。它甚至还远播东亚、南美等非华人社区。作为华夏民族相当定型的文化符号,它源远流长,意蕴深广。源远流长的原始灵石崇拜李光庭《乡言解颐》云:“石为山骨,为云根,为星精,为艮象。岩岩,...

  • 44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2025.01.09 10:27

未来学与《第三次工业革命》

关于未来学人类一直有探求未来的冲动。但在长期比较稳定、停滞的社会,不会产生未来学需求。只有当社会变化加快,现实危机严重,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时,社会才有预测未来的强烈需求。欧美未来学蓬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决非偶然。西方资本主义经过战后一段繁荣之后,到七十年代又爆发新的危机。如法国米歇尔•博德《资本主义史》所描述的:当时增长减退,失业增加,通货膨胀,“变化无常、焦虑不安、隐忧潜伏”,人们充满“对未来的恐惧”...

  • 55
  • 0
  • 2
  • 0
2023.07.07 12:19

弘一法师临终偈发微——纪念弘一法师逝世80周年

君子之交 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 咫尺千里问余何适 廓而亡言 华枝春满 天心月圆 上引就是弘一法师留给好友夏丏尊、弟子刘质平的绝命遗偈。尽管此偈意蕴已多有解说,也仍有深入探求之余地。愚以为,解读此偈,也不宜“执象而求”,就字解字;而应联系弘一全人全著和具体语境,以力求还原其立偈本意。由“曾赋”二字推度,二偈实早已写就。李芳远《送别晚晴老人》一文披露,第二偈早在数年前即已完成。但作为临终遗书专送夏、刘二居士,恐还...

  • 748
  • 0
  • 8
  • 0
2022.10.17 08:09

虚拟世界的魔障:“好友”易得,知音难求

虚拟世界的魔障:“好友”易得,知音难求刘凌 《 中华读书报 》( 2014年11月12日 18 版) 凌按:今年是我触网22周年,谨贴出发表于《中华读书报》2014年11月12日第18版的一篇旧作以资纪念。拙文感慨于网络社会作用的两面性,实乃也是一切新兴科技的两面性,至今为然。世上没有绝对的完美,只能尽力争取趋利避害。愿以此与广大网友互励共勉。下面黑体字为编辑所拟文章要点提示语。网络交流的即时、随意,使感情大为稀释,阻遏着深度...

  • 186
  • 0
  • 6
  • 0
2022.08.12 14:48

健康、生死与人生意义

健康、生死与人生意义近来网络流传一个题为《(视屏为证)钟南山比尔盖茨发话健康最重要》的信息,由署名“海参秘笈”的公众号发布。正文之下,是大篇幅夸大海参保健价值的广告。在商言商,可以理解。而网友的热衷转发,恐怕还是因为“健康最重要”的警示。信息先是截取了一段钟南山视频讲话,其文曰:“一场疫情,惊天动地,让我们明白,活在这个世上,除了生死,其他都是小事,除了健康一切都是浮云,好好地活着,就是幸福!” 我无法...

  • 101
  • 0
  • 1
  • 0
2022.05.08 14:31

没有更多了